马家窑文化-买球平台网址

 
你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
临洮文化名片
马家窑文化
来源:临洮县旅游局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17-02-08 | 176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 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。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。1923年瑞典地址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,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,在当地发掘了大量的上古时代代表华夏文化的彩陶器皿。

 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,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,有石岭下、马家窑、半山、马厂等四个类型。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,青海境内的洮河、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。

 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,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。1944年-1945年夏鼐先生(原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)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,为了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,发掘了临洮寺洼山遗址,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,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,称之为马家窑文化。此后马家窑文化在学术界得到承认,它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图案精美、内涵丰富、数量众多,达到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。

  1988年,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被评为“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”之一。

  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、文化信息、同时它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。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、以线条作为造行手段、以黑色(同于墨)作为主要基调,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。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,绘画的源,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,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,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,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“中国画”。

  马家窑文化,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。它的图案之多样,题材之丰富,花纹之精美,构思之灵妙,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,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、古朴、大器、浑厚的艺术风格。它神奇的动物图纹,恢宏的歌舞,对比的几何形状,强烈的动感姿态,象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,生生不息,永世旋动。它象黄河浪尖上的水珠,引领着浪涛的起伏,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。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,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。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都不能代替的。越是遥远的文化,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品。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。